詹克团吴忌寒权力斗争始末,比特大陆控制权争夺全解析

频道:百科 日期: 浏览:15

2019年10月的一个凌晨,詹克团在比特大陆北京办公室门口被保安拦下,他攥着法律文件的手微微发抖——这家他亲手创立的公司,此刻竟拒绝他入内。后来有员工私下告诉我:“当时老詹在监控镜头前站了20分钟,像一尊被雨淋透的雕像。”

说实话,这场被币圈戏称为“百亿级权力的游戏”的争斗,远比《纸牌屋》更魔幻。从惺惺相惜的创业拍档到反目成仇,詹克团和吴忌寒的决裂,其实早在两人基因里就埋下了伏笔:​​技术偏执狂 VS 市场冒险家​​,这种组合能共苦却难同甘。


一、从街头偶遇到“蜜月期”:硬币的两面

2003年,吴忌寒在北大图书馆翻译比特币白皮书时,詹克团正在清华实验室调试机顶盒芯片。命运的齿轮在十年后转动——当吴忌寒偶然遇见詹克团公司的推销员,两个原本平行的人生猛烈碰撞。

詹克团吴忌寒权力斗争始末,比特大陆控制权争夺全解析​技术狂的执念有多可怕?​​ 詹克团用行动给出了答案:仅花2小时研读比特币资料,就决定押上全部身家。更夸张的是,他带领团队半年研发出第一代蚂蚁矿机S1,功耗直接比对手低30%。2017年比特大陆营收冲到25亿美元时,詹克团在庆功宴上醉醺醺地举杯:“芯片是比特大陆的骨血!”

而吴忌寒的战场在海外。他带着BCH(比特币现金)四处征战,在日本交易所挂牌时,日本媒体头版写着:“中国人正在改写区块链规则。”那时的比特大陆,像一台双引擎战机——詹克团的技术引擎提供推力,吴忌寒的市场引擎掌控方向。


二、裂缝从AI芯片开始:300亿的豪赌

2018年熊市寒冬,比特币价格从2万美元跌到3000美元,矿机滞销让比特大陆现金流吃紧。吴忌寒主张收缩战线,詹克团却执意推进AI芯片研发。一位离职高管向我透露:“老詹在会议室拍桌子吼:‘不搞AI芯片,五年后我们都得死!’”

这场豪赌的代价触目惊心:

  • ​烧钱速度​​:单颗Sophon AI芯片流片成本超3000万元,首批订单仅卖出127片;
  • ​团队分裂​​:50%的矿机研发骨干转岗AI部门,导致S17矿机延期上市;
  • ​投资人施压​​:红杉资本代表在董事会上直言:“詹总,您这是在用矿机利润养无底洞。”

更致命的是观念冲突。吴忌寒曾私下抱怨:“老詹开会三句不离‘华为海思’,可我们不是通讯公司啊!”而詹克团在内部信写道:“某些高管沉迷币圈赌局,早已忘记技术初心。”——矛头直指吴忌寒的BCH布局。


三、控制权争夺的“魔幻操作”

2019年10月28日,吴忌寒趁詹克团在深圳参会,闪电召开股东会:

  1. ​更换法人​​:用香港公司控股优势免除詹克团职务;
  2. ​封锁权限​​:注销詹克团的OA系统账号、停用门禁卡;
  3. ​舆论造势​​:向媒体放风“詹克团搞垮公司”。

但詹克团的反击堪称教科书级别:

  • ​法律战​​:起诉工商局违法变更法人,2020年1月成功撤销登记;
  • ​情感牌​​:带着老员工在总部楼下举牌:“寒总,回家看看孩子吧!”(詹之子就读比特大陆员工幼儿园);
  • ​资本局​​:抵押个人股份借贷4亿,从二级市场回购股权。

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2020年5月:詹克团雇佣30名黑衣保镖冲入办公室抢夺营业执照,吴忌寒方报警称“遭遇抢劫”。警察赶到时,双方正隔着玻璃门高举《公司法》和《公司章程》对峙——这场面,连办案民警都摇头:“你们搞区块链的,路子太野了!”


四、双输的结局与启示

2020年12月和解协议看似双赢:

詹克团拿回北京比特大陆控制权,吴忌寒带走Matrixport和海外矿场。

但裂痕从未愈合:

  • ​技术断层​​:詹克团回归后裁撤全部BCH团队,吴忌寒则公开嘲讽:“没有BCH的比特大陆就像断翼的鹰”;
  • ​财富缩水​​:2018年詹克团身家295亿,2022年仅剩95亿,比特大陆估值蒸发70%;
  • ​人心离散​​:一位矿机研发主管离职时叹息:“现在开会像在法庭辩论,每个人都怕说错话站错队。”

我个人认为,这场争斗最扎心的启示是:​​技术天才与商业鬼才的结合,需要契约精神而非兄弟情谊来维系​​。如果当初签订明确的决策权分割协议(比如詹管芯片研发、吴掌币种投资),或许能避免两败俱伤。


给创业者的血泪建议

  1. ​警惕“互补型合伙”的幻觉​​:性格互补≠利益一致,用《股东协议》明确:

    • 单笔支出超过净利润5%需双签;
    • 创始人离职时股权回购公式;
    • 战略分歧的第三方仲裁机制。
  2. ​技术派当CEO的三大陷阱​​:

    • 别把实验室标准当产品标准(詹克团要求芯片良率达99.99%,导致成本失控);
    • 警惕“华为执念”(比特大陆不是通讯设备商);
    • 定期与市场团队换岗(了解真实需求)。
  3. ​权力过渡要“软着陆”​​:
    学学微软纳德拉——鲍尔默离职前共同制定三年过渡计划,避免股价震荡。

企业终究不是角斗场。当技术理想主义与商业现实主义撕裂时,最先崩塌的往往是那些曾经最闪耀的愿景。站在山东大学智算中心捐赠仪式上,詹克团说:“这笔钱希望帮学子少走弯路。”——这话听着,多少有点唏嘘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vsccd.cn/baike/2687.html 转载需授权!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