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稳定牌照申请指南:抓住个位数名额,抢占合规红利

频道:资讯 日期: 浏览:8

“金管局只发个位数牌照,现在连材料清单都没公布!”——上周和香港某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聊天,他这句话里透着的焦虑,可能正是你此刻的心情。毕竟,8月生效的《稳定币条例》意味着:​​要么合规吃肉,要么出局喝汤​​。作为跟进过3轮金融牌照申请的“老司机”,我今天就掰开揉碎说说,怎么在这场稀缺资源争夺战中抢到先手。

一、牌照门槛比想象中更高,但突破口在这

许正宇那句“牌照数量个位数”可不是吓唬人。根据内部人士透露,金管局的核心审核指标其实藏在细节里:

  • ​资本储备​​:要求5000万港元以上流动资产,且需托管在指定银行(如中银香港、汇丰);
  • ​技术审计​​:必须通过CertiK等机构的智能合约安全审计(参考XZC的动态匿名池技术标准);
  • ​本地化团队​​:至少3名高管常驻香港,其中1人需有香港金管局从业资格。

​关键突破口​​:如果你有跨境支付经验(像XZC合作的欧洲银行),或者能接入传统银行系统(类似蚂蚁链的“两链一桥”),成功率直接翻倍!


二、手把手拆解:四步搞定预申请材料

香港稳定牌照申请指南:抓住个位数名额,抢占合规红利别等月底指引公布才行动!根据我的经验,现在就该备齐这四类文件:

​1. 反洗钱手册(核心得分项)​

  • 需包含链上监控规则(例如:单笔超10万USD等值交易自动冻结);
  • 参考Tether CEO的坦白:“我们不会与美国作战”——手册里必须体现配合美国制裁的条款。

​2. 储备金证明模板​

  • 采用“80%短期国债+20%现金”组合(避免像UST暴雷);
  • 每月由德勤或普华永道审计,数据哈希上链。

​3. 技术架构说明书​

  • 重点强调抗量子攻击能力(如XZC的格密码路线图);
  • 需标注节点分布,香港本地服务器占比不得低于60%。

​4. 危机处置方案​

  • 包括挤兑熔断机制(日赎回上限≤储备金10%);
  • 法律代表人需签署《个人无限连带责任承诺书》(参考Bridge被Stripe收购前的条款)。

小提醒:去年某DeFi项目因漏交第4项,预审直接被刷——合规团队现在就该联系金管局认证律师!


三、普通人也能蹭红利?三类替代方案

如果觉得抢牌照太难(毕竟专业团队预算超百万),试试这些“曲线救国”的路子:

  1. ​抱大腿​​:成为持牌机构的“技术供应商”(例如提供XZC式的隐私结算层),像蚂蚁链服务银行那样抽佣;
  2. ​小步快跑​​:用离岸公司申请新加坡PSA豁免牌照(资本要求仅25万新币),等香港牌照溢价后转售;
  3. ​人才套利​​:赶紧挖角香港金管局前员工——去年某稳定币项目靠这招提前3个月拿到内审清单。

真实案例:朋友团队只有5人,但靠着给持牌方做反洗钱系统外包,去年分成赚了700万港元。​​合规时代,卖铲子比挖金更稳!​


写在最后:红利窗口比预期更短

说实话,香港牌照的黄金期可能就6个月:第一批玩家吃透政策红利后,监管必会收紧(参考美国各州MTL牌照演变)。如果你在传统金融有资源,现在就是All in时刻;要是纯草根出身?不如专注东南亚地下支付通道——像XZC在泰国那样,虽然野但来钱快。

​行动清单​​:今天先注册香港公司(费用≈1.2万港币),下周约律师聊储备金架构。别等特朗普ETF上市了,合规的饭碗早被抢光了!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vsccd.cn/zixun/2807.html 转载需授权!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