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币美元计价资产规模超白银,全球资本为何疯狂涌入?

频道:web3 日期: 浏览:11

嘿,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,最近比特币的资产规模悄悄干了一件大事——它居然把白银从全球资产市值第八的宝座上挤下去了!是的,你没听错,比特币以1.75万亿美元的市值,正式超越白银(1.73万亿),成了全球资本眼里的新宠儿。说实话,这数字让我有点恍惚,毕竟几年前大家还在争论比特币是不是“空气”呢。

​机构资金疯抢,ETF四天吸金246亿​
要说推动这波增长的主力,机构资金绝对算头号玩家。光是今年11月特朗普胜选后的四天,比特币现货ETF就净流入34亿美元(约246亿人民币),创下单日13亿美元的历史纪录。贝莱德的IBIT基金一家就占了45%的份额,规模冲到1530亿美元。这种疯狂程度,连黄金ETF都压力山大——比特币ETF的资产规模已经达到黄金ETF的66%,分析师甚至预测两个月内就能反超。

比特币美元计价资产规模超白银,全球资本为何疯狂涌入?​国家战略储备入场,美国要囤100万枚?​
更刺激的是,比特币正从“散户玩具”变成“国家战略资产”。特朗普政府今年3月签署行政令,宣布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(SBR),计划囤积100万枚BTC,相当于全网供应量的5%。如果真实现,美国将成为全球最大比特币持有国,堪比它在黄金储备中的地位。

各州也没闲着:佛罗里达州直接让财政部门买币,密歇根州则通过ETF布局。萨尔瓦多更夸张,每天雷打不动买1枚比特币,持仓浮盈已超3亿美元。这种国家级的“囤币潮”,我个人感觉像极了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各国抢黄金的架势。

​波动性居然比科技股还低?​
比特币另一个颠覆认知的变化是:它的波动性开始低于纳斯达克主要科技股了!这在五年前简直不敢想象。背后原因挺有意思:一是机构资金持续流入ETF,形成稳定需求;二是期权市场对冲策略成熟,压平了价格锯齿;三是MicroStrategy、特斯拉这些上市公司把比特币当“资产负债表标配”,长期锁仓不动。

举个例子,特斯拉拿着9720枚比特币,成本3.38亿,现在浮盈5.32亿美元(利润率158%)。这种“只买不卖”的机构策略,某种程度上把比特币变成了“数字国债”。

​普通人能参与吗?注意三个信号​
如果你想搭这趟车,我觉得得盯紧几个关键点:

  1. ​政策风向​​:美国《FIT21》和《GENIUS》法案若年内通过,会打开传统资金入市闸门;
  2. ​波动率指标​​:短期波动率若持续低于30%(目前约35%),可能标志比特币彻底“机构化”;
  3. ​主权基金动向​​:比如日本退休基金(规模40万亿)哪怕配置1%,就是4000亿美元增量。

​写在最后​
比特币这轮爆发,本质上是对美元信用体系的“用脚投票”。当美国国债突破36万亿美元,各国央行拼命买黄金时,一个2100万枚固定供应、不受主权控制的资产,自然成了新选择。不过话说回来,高波动风险仍在,千万别All in——拿我朋友的话说:“囤比特币得像腌咸菜,耐得住时间才入味。”

希望这些能帮你理清思路,欢迎聊聊你的看法!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vsccd.cn/web3/2207.html 转载需授权!

分享到: